「我知道,你是小胡。」
稱呼史擷詠老師為「史老師」的人,大多是因為史老師的資歷而敬重這位前輩;對我而言,他的的確確是我的老師,是在師大時電影音樂啟蒙的老師。
就讀師大圖文傳播學系時,選其他系的課,事實上是無法抵任何的必修或選修學分,但我是興趣取向的好動份子,只要內容有趣或授課老師受大家的好評,我一定搶著要去上課!
因為略懂吉他,喜歡音樂,師大音樂系是我常常光臨的科系,也就是在當時與史老師結下師生的緣份。這門課是父親要我一定去聽看看,當然我自己無疑充滿高度興趣,馬上選進了這堂課。第一堂課下課時我跟老師提到我的父親,老師說他知道,因為他們在中影見過面,所以老師後來都叫我「小胡」。
這門課教授的內容是要幫影片找合適的配樂,如果有能力自己配樂,就可以自己製作,在某次的配樂功課我拿下全班記憶點最高的投票,那次之後,我想老師對我也有不同的期待,班上同學其實都是音樂系的學生,而小胡未來的職業應該是影像工作者,同時對於音樂與影像擁有高度熱愛與創作熱忱,與以往在音樂系教授到的學生來說,是不同的,老師開始跟我說一些影像配樂上的事情,正是因材施教給了我配樂上不同的思維。
「說故事,就夠了」
就在大四的時候,畢業製作要籌備拍攝一部電影長片《他很好 他是康平》,我冒昧向老師請教,該如何找合作的配樂,因為我認識的音樂人都是年輕一輩樂團圈的朋友,他們對於配樂可能不是那麼熟悉;老師思考片刻,立刻將他在南藝授課的愛將Miogo介紹給我。
第一次要跟電影配樂者見面,我非常的緊張,趕緊到老師當年在梅花戲院旁的工作室,請益老師如何跟電影配樂溝通,我自己對於音樂也有很多想法,但就怕這樣反而干預到音樂本身的可能性,老師告訴我一個重點:「把你的故事敘述給你的配樂聽,能讓他越瞭解故事、越瞭解你,就可以了。」
這部畢業製作的電影長片,後來音樂指導填上了老師的名字,還把壓片的成品送了5片給老師,感謝老師的一路幫忙。而當時史老師介紹與我合作的Miogo,正是我現在影像創作上音樂的好夥伴,今年拍攝的電影短片《布袋甩尾》就是請她出馬幫影片配樂,氣勢磅礡、頗受好評!我一直想在台北特映場的時候,邀請老師到電影院看這部影片,這是我們兩個新的創作作品,已不再是當年青澀的作品,就是那種學生想要讓老師看到自己新成績的心情!
「小胡,最近在做啥啊?」
畢業之後還有幾次跟老師的見面與書信往來,印象最深的,是最後一次跟老師的見面。
今年的元宵節,在中影有一場電影創作聯盟的活動,主題是電影音樂,我知道史老師會出席,晚上很開心就把手上布袋甩尾要結案的雜事收尾,趕到了活動現場,在中場休息時間時,老師坐在全場的正中央,感覺德高望重坐鎮會場。老師看到我就問:「小胡,最近在做啥啊?」我興高采烈向老師報告我新的電影完成了,而且又是找Miogo一起合作,希望可以邀請老師到時候來看,老師當然以招牌帥氣的微笑點點頭。
這個活動的最後,老師上台分享創作經驗,有人提問有關與導演合作的創作經驗,史老師提出與小棣老師的創作經驗:兩個人合作多次,最後建立一種「默契」,一部長片中,導演安排橋段給電影配樂發揮,而配樂知道導演哪邊要留白、哪邊要鋪陳,那已經是一種不一樣的創作關係,彼此知道對方需要的,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,再一起激盪出驚喜的火花。
當下我心情非常的複雜,這與大學時期聽老師初次講課,畢業製作聽老師教導如何與電影配樂者溝通;這堂課似乎就默默接續著我當下所需要的,因為正要進入布袋甩尾的後期製作,要開始與Miogo弄電影配樂,沒想到在此時得到老師的實戰經驗分享,也成為我參與老師上的最後一堂課。
「我所缺席的一堂課」
上星期Miogo突然問我要不要去看一場表演,是史老師與TFO的表演,而且她有參與,是唱《賽德克巴萊》的配樂,一想到這樣的電影配樂表演盛會怎能錯過?心中卻出現另外一個聲音,手上的短片要趕工,少一個晚上,後面參與的人會被我壓縮到時間,百般掙扎天人交戰後,跟Miogo說...我不敢去,真的怕耽誤到製作團隊的進度,沒想到,這正是史老師最後一個演出......這堂課我沒有上到,但是從別人的文章中知道老師是用生命完成這場演出,指揮完最後一首曲子後,硬是拖著疼痛的身軀走到了後台,希望給觀眾一個最完美的演出,因為「倒下」並不屬於此次的表演。
但是老師您忘記還有謝幕啊......
史老師你不僅是音樂家更是教育家,這堂課其實你用精神、生命告訴了所有人你想說的,當然還有很多是你還來不及說的......
非常謝謝你, R.I.P.
學生 小胡 2011.08.23